Wechat微信公众号 CBibleWorld/BibleEngine/Bible101 Telgram电报频道 BibleWorld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无误圣经引言(第二版)

来自基督徒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引言 第二版

回歸或是背道的時刻:

呼喚教會再次回到《聖經》的權威

2002年,中華展望与加拿大証主協會聯合出版了《無誤聖經》的小冊子。呂培淵博士也替這小冊子寫了一篇「聖道論」,一同合寫「對眾教會的呼籲」,同時協力翻譯了《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我們也將巴刻在第一版的《聖經新字典》中的文章「默示」列入小冊子裏面。我們希望透過小冊子呼籲教會領袖們與信徒們自動自發地努力挺起與傳揚《聖經》的默示,無謬,無誤,權威,與完備性。

那已經是七年前的事了。

現在又是什麼時刻?

從福音派教會與神學的趨勢來看,目前正是福音派教會逐漸(或快速)失去正統信仰的時刻。

福音派的教會從宗教改革(Reformation)繼承了扎實、豐富的傳統,強調惟獨《聖經》(信仰生活最高的權威,教會不是),惟獨基督(神人之間唯一中保,聖人不是),惟獨恩典(人不可靠自己的行為得救),惟獨信心(人不可藉聖禮或好行為得救),和惟獨為了上帝的榮耀(救恩,人生與整個宇宙的目標)。宗教改革第二代的英國清教徒運動(Puritanism,1555-1710)將宗教改革所重新發現的純正福音(十字架,悔改的信息),向英國大小城鄉宣講,帶來整個社會的基督化,福音化。18世紀初有德國的敬虔運動(German Pietism,是清教徒第三代的後裔),1730-1940年代由衛斯理(John Wesley)和愛德華(Jonathan Edwards)茲作代表的「大覺醒」復興(The Great Awakening,清教徒的第四代後裔),使英語,德語世界的教會得從《聖經》和與神直接的親密關係,經歷了更新,進而推動社會改革,海外宣教,普及教育,兒童主日學,廢除奴隸制度,慈善事業等運動。這是我們的屬靈遺產,福音派目前卻忽視它,因此我們正在失去我們的靈魂。

「福音派」一詞,原指離開天主教的基督新教(Protestantism),特別是德語與西班牙語世界。18世紀大覺醒運動之後,凡受到大覺醒運動影響的第二,三,四代英國基督徒,都被稱為「福音派」(the Evangelical Party),如校園團契運動(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of Evangelical Students)的先祖西面(Charles Simeon,多年在劍橋 市聖三一堂牧會,訓練學生,後來這些學生創辦了聖經公會,宣教差會等),終生致力廢除黑奴制度的英國國會議員維伯腓(William Wilberforce)等。在美國,南北戰爭(1861-1965)之前,多數牧師都關注社會改革,與傳福音並不對立,如貝徹(HenryWardBeecher,紐約市公理宗牧師,最著名講道家之一 ) 與 伯 察 (Jonathan Blanchard惠敦大學Wheaton College創辦人)等。內戰時期,改革宗長老會Reformed Presbyterian Church of North America領先經營「地下鐵路」(the underground railroad),收藏、運送逃離主人的黑奴。

從上述的簡介可看出,「福音派」絕不僅是著重讀經、禱告、傳福音、過聖潔生活的基督徒,更不能被社會學家簡化為「任何喜歡葛培理的人」(anyone who likes Billy Graham)。福音派有《聖經》、神學、敬虔、復興、宣教、護教、社會服務與改革等的豐富傳統。可是1870年代起,自由派神學從歐洲打進美國的神學院,美國教會受到嚴峻的挑戰。回應自由主義,從《聖經》信仰從事護教的,首先有普林斯頓神學院的賀治(Charles Hodge)與華爾非德(Benjamin Breckinridge Warfield, or B. B. Warfield),直到1920年代該神學院(與長老會總會)被自由派人士壟斷。1898年,荷蘭首相(也是Fre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的院長,系統神學家)亞伯拉罕凱伯(Abraham Kuyper) 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演講,向美國教會呼籲,不要步歐洲教會的後塵;他大聲疾呼,說人類文明永遠是偶像敬拜和敬拜真神之間的斗爭。1900年代,不同宗派、學派的福音派領袖在《基要》(The Fundamentals)的一系列書籍裏都發表了正統信仰的講述,是一個值得回顧、效法的跨宗派護教運動,建立一個宗派、學派之間的見證,重申純正信仰,聯合眾宗派的信徒。

福音派教會有否把凱伯的信息放在心上?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看見,1890年代是學生海外宣教志願運動 (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for Foreign Missions, 簡稱SVM) 的黃金時期,慕迪 (Dwight L. Moody) 所宣講的簡單的福音(用獨立機構的形式,大型佈道的方法,避免教義上的護教,見馬登(George Marsden)Fundamentalism and American Culture一書)對英美大學生的影響到了高峰,該運動的靈魂慕特先生 (John R. Mott)的口號是﹕「在這一個我們的世代,把福音傳到全世界」(The evangelization of the world in this our generation)。西方工業革命帶來社會上的富裕和貧富懸殊;英國的「維多利亞時期」是大英帝國的顛峰期(“The sun never sets on the British Empire”),宣教運動在這時刻把福音傳到中國、印度、非洲,拉丁美洲等世界各角落。聖經學校(Bible Institutes),如宣道會的宣教士訓練學校(The Missionary Training Institute,今Alliance Theological Seminary 與Nyack College),慕迪聖經學院(今Moody Bible Institute)得等紛紛在各城市成立。

可是,教會和宣教士的人數雖然日增,聖經學院在成長,教會的內部,特別在真理、教義上卻日趨腐爛。自由派神學首先進攻神學院(1870-1880年代),這到了二十世紀初,已經在講台上看得出來。1920年代是美國主流宗派與附屬的神學院被自由派神學壟斷的時期,普林斯頓神學院的保守派被逼離開,1929年創立威斯敏斯特神學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1930 、1940 年代,不僅長老會,浸信會也有自由派與基要派之爭,1940年代末,保守浸信會(今「浸宣會」)離開美北浸信會而成立。

面對自由派神學,福音派除了有一部分人士離開主流宗派另起爐灶以外,還有一些人願意在主流宗派裏進行改革,或與主流宗派對話。富樂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是此「新福音派神學」的代表。他們在1940年代末的目標是令人敬佩的﹕西方社會正面對人類文明的危機(world civilization in crisis);教會應成立一所「西岸福音派的哈佛大學」,建立符合時代需要的思想,發表一些被學術界尊重的著作。可是,進入1960年代,富樂神學院放棄《聖經》無誤的教義,在赫拔(David Hubbard)領導下,成為一個超宗派,對自由派神學友善的高等學府。(關於富樂神學院的蛻變,見該校委托George Marsden著的校史﹕Reforming Fundamentalism。)

1980年代起,其他福音派的神學院與神學家也效法富樂,努力在《聖經》研究和神學思想界上爭取發言權。結果,傳統的純正教義日益被忽略,連史托德牧師(John Stott)也提出論據來反對「《聖經》無誤」這教義(參﹕Evangelical Truth一書)。巴刻博士 (J. I. Packer) 說得對﹕目前全球神學家的共識是:《聖經》是一本人寫的書(見其對《聖經》無誤運動的著述﹕Truth and Power)。洛桑信約(The Lausanne Covenant, 1974)是代表全球福音派的信仰宣言,宣告《聖經》無誤是我們信仰的基石。1980年,福音派神學家蘭姆(Bernard Ramm)發表他的新正統神學宣言(見他的Beyond Fundamentalism, 1980年出版),全面接受巴特的思想,可以說是「新福音派」正面接納新正統神學的代表作,1980-1981年《今日華人教會》也有類似的文字,正面介紹現代(即﹕自由派)神學,卻沒有提出批判。上述也正是今天華人神學界的現象。

蘭姆的新正統信仰告白至今快三十年了。過去二十多年,教會被各式各樣的世俗思想侵蝕,茲列出一些典型的主張﹕市場學與廣告學(教會增長學),世俗心理學(教牧輔導,以心理學左右輔導中《聖經》的使用),新紀元的冥想(所謂「內在醫治」等),對人類的樂觀(從「積極思想」的貝勒(Norman Vincent Peale)和 舒勒(RobertSchuller),到今天的「成功神學」,如奧斯登(Joel Olsteen)等),不承認上帝全知的「神的敞開性」神學(The Openness of God,此書由Inter Varsity Press在1994年出版,代表人物是賓諾(Clark Pinnock)與博特(Roger Boyd),分別是加拿大和美國的浸信會神學家),和對罪的重新解釋(一位Biola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竟然說,「罪」就是人的需要沒有被滿足!)。面對教會的極度世俗化,福音派人士作出了什麼回應?

福音派的靈魂在哪裏?誰來建立護教的陣營,團結不同宗派與學派(包括浸信會,時代論,衛斯理宗,改革宗,宣道會,播道會,各種華人自立教會、宗派與差會等),聯系所有相信《聖經》的默示與無誤的人士,向教會世俗化提出另類的聲音(其實是歷史上的正統、福音派信仰),重建福音派教會的講台與教育事工?

現在是什麼時刻?是否我們醒過來的時刻?是否又是一次宗教改革的前奏與黎明?

林慈信 中華展望 2009年,一月七日

圣经无误 圣经无误索引InerrantBible无误圣经 无误圣经引言(第二版) 无误圣经引言(第一版) 无误圣经第一章 无误圣经第二章 无误圣经第三章 无误圣经第四章 无误圣经第五章 无误圣经第六章 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 芝加哥圣经解释宣言 芝加哥圣经应用宣言